• 您好
  • 免费注册
  • 中小酱酒企业之生存状态

    发布日期:2017-08-30 09:59 阅读量:26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茅台实现总销售额502亿元,同比增长19.5%;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除茅台之外的其他黔酒企业累计完成产值373亿元,同比增长9%,占全省白酒产业的42.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8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省白酒产业的22.8%。

      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到2016年除茅台之外的其他黔酒企业有一些恢复性的增长,但主营收入相比茅台的500亿和整个白酒市场的6000亿的份额,差距甚远,如果再减去习酒、董酒、珍酒和金沙、国台等规模性企业的数字能留给(原载于《中国白酒》杂志第四期)众多中小酱酒企业的份额就少的可怜了。

      2016年除茅台之外的其他黔酒企业营业收入与产值的200多亿的差距,说明现实销售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但对未来的销售信心还是增强了。

      多而不大,杂而无章

      据不完全统计,茅台镇有大大小小酒厂上千家,有生产许可证企业的320家,2015年市场调整期正常开工生产的不足50家。

      黔酒众多中小酒企一直存在规模小、数量多、品牌杂、布局散、价格乱、卖货思维盛行等乱象,尤以茅台镇为最。

      虽然这是酱酒黄金期的自然市场产物,经历了白酒调整期的第一次洗礼和痛定思痛,但这种现象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扭转。除了传统急功近利的经营思维惯性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因为对茅台镇核心产区的概念的争夺使得茅台镇这个山地为主的区域寸

      土寸金,众多酒厂集中建厂,且前几年政府又缺乏统一管理,使得茅台镇及周边区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酒窝子”,整体布局杂乱无章。

      2)酒厂多了,无序的竞争和“窝里斗”就自然产生了。低价竞争、以次充好、相互诋毁成为了常态。

      3)在品牌力普遍不强的情况下,区域突围无论是根据地市场、省内市场、

      省外市场普遍后备力量不足。

      4)产业的集中有时也是一种压力,远不如有些如山东、江苏、东北市场的一些酒厂各自占山为王的的悠闲和自在。

      抱团取暖冷热自知

      茅台在酱酒行业一直是一枝独秀并扮演者绝对领导者的角色,虽然其一直也没把茅台镇众多小兄弟放在眼里,或许也包括地方政府和酒协。茅台近两年在简单的痛定思痛之后,有些幡然醒悟,从过去单纯的依靠政务拉动开始向面对市场的变革,在稳定核心产品的基础上,开始向中低端市场开始全面发力,其通吃的野心可见一斑。

      这几年仁怀市政府和酒协为仁怀众多中小酒厂的复苏也算是煞费苦心,因为这不仅事关一方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民生和维稳问题,毕(原载于《中国白酒》杂志第四期)竟仁怀大多数人还是靠酒吃饭的。所以抱团取暖成为中小酒厂和地方政府的共识。一方面引进来,通过巨资打造旅游营等方式来进行酱酒的推广,另一方面走出去,统一组团参加全国各地展会论坛。

      无论是雪中送碳还是锦上添花,在2016年茅台的重振雄风的号角中,茅台镇各中小酒厂也是否感觉到春风扑面的丝丝温暖呢?触电、贴牌、个性化定制、旅游营销等成为众多酱酒创新突围的手段,但低价思维仍然是众多酱酒企业摆脱不了的阴影。

      希望与悲观交织,理想和现实碰撞,看见了丝丝曙光,但又深感迷茫。那么中小酱酒企业现实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先知先觉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先知先觉的有两层含义,一是对行业发展趋势有“先知”,二是对自己的现状有“先觉”。

      专家们说:行业“弱复苏”的后一句是“强分化”,这也适合于酱酒,这是大势,但只是比浓香、清香更长一些。复苏属于机会,分化则属于挑战,复苏基本属于名酒和强者的游戏,而分化则是你死和我活的界定。2016年我们看到茅台、习酒、珍酒、金沙回沙、国台等一二线或即将的一二线都在增长,这是(原载于《中国白酒》杂志第四期)消费升级的力量,也是品牌、资本和市场的力量。

      而茅台镇的中小企业有什么?直白的说只有酒。如果有钱,为什么看不到真正有能力运作全国市场的酱酒品牌?有的是昙花一现,有的已是过往云烟。

      如果有品牌号召力,那还用赶场式的到处去吆喝招商?

      国台、金沙为什么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只是因为对酱酒行业的先知先觉后的坚持。

      所以,中小酱酒企业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清楚到自己的位置和能力,更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适时而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春风拂来,但早已不是昔日坐等客来和一夜暴富的美好时光了。坐吃山空还是积极改变这是一个关于生与死的问题。连茅台都这么努力地进行营销组织的变革,我们更没有理由不这么做。

      但怎么做?却是关键问题。学茅台的品牌战略、学习酒的终端运作-----,都不是。因为对中小酒企来说:你只是你自己,你要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适时”是什么?就是机会,“而动”就是立即行动的策略和方式。

      如果说消费升级、酱酒二、三线品牌的空位、酱酒消费人群的扩大带来的市场机会是整个酱酒行业的机会,对茅台、国台等大企业或有心(原载于《中国白酒》杂志第四期)投资于酱酒行业的外来资本讲,这是战略取向的问题,而中小酱酒企业更关系的确实战术的问题,因为生死存亡的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首要关心的问题。

      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

      在茅台的光环下,如果说未来3-5年是酱酒行业的又一个小黄金年,那么只会把机会留给那些有实力、有耐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

      品牌集中是大势所趋,在未来的几年发展时间内行业的规范力度增大、消费者对酱酒的认知度提高,未来一定会诞生3-5个全国性酱酒品牌和5-10个区域性酱酒品牌

      如果说茅台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酱酒产业结构升级,那么未来5年内二、三线酱酒品牌的崛起和占位,中低端酱酒大单品的出现和规模化,将对酱酒行业是一次真正意义的清洗。因为一个是统领一个则是挤轧。

      但生不足惜,死又何惧,对很多中小酒厂而言或许死是早晚的事,但拉长生命的长度或提升生命的高度,又何尝不是一种精彩。

      只怕有一天酱酒行业做大了,而你却不知所踪了,是不是也是一种悲沧呢?【壹酒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