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
  • 免费注册
  • 酒鬼酒后塑化剂重超标,毒性是三聚氰胺20倍|西凤酒你还敢喝吗?

    发布日期:2018-11-12 14:14 阅读量:92

      最近,白酒行业爆出的一大新闻又引起了人们对白酒食品安全的热议,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粮食酒、酒精酒、白酒添加剂等白酒行业热点词的探讨。


      11月7日晚间,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酒业交易中心)在其官网上披露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


      西凤·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下称:西凤年份酒)的两项塑化相关化学添加剂的含量,均接近限定标准的3倍



      邻苯二甲酸异丁酯(DIBP,俗称“增塑剂”)检测结果为1.44mg,报告为限值0.5mg;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俗称“塑化剂”)检测结果为1.02mg,对应限值为0.3mg。



      根据上海酒业交易中心公式的检验报告显示:两项塑化相关化学添加剂的含量均接近限定标准的3倍。换句话说,西凤年份酒50年的增塑剂、塑化剂都严重超标。


      塑化剂是什么?


      塑化剂是一种高分子化学材料,又称增塑剂。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主要用于工业用途,其添加对象包含了塑胶、混凝土、乾壁材料、水泥与石膏等。


      塑化剂同时也具有定香和顺滑的功效,比如指甲油、香水等就含有大量的塑化剂,这样的话可以让香味持久以及让指甲油薄膜更显光滑。


      对人体的危害?


      某些塑化剂的分子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食品中塑化剂超标将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塑化剂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


      长期食用塑化剂超标的食品,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甚至会毒害人类基因。



      酒里为什么有塑化剂?


      一、因为酿造过程中的容器


      白酒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接触诸多塑料器具,例如输酒管道、酒泵细管、酒泵粗管、放白酒的塑料瓶盖、密封圈、乘酒的塑料桶。


      白酒中之所以会检出塑化剂,是因为白酒生产中所用到的塑料制品众多,且塑化剂溶于酒精。


      二、因为追求口感


      有些酒企添加塑化剂的目的,第一为了让年份不够的酒液看起来好看,增加各种增粘剂可固化伪造粮食酒内的糖分,产生粘杯挂杯的效果,增强口感,提高酒的档次。


      第二个塑化剂有稳固香味的作用,可以对酒中添加的香料及酒香起稳定作用。


      西凤公司董事会秘书张周虎告诉记者:“那批酒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生产。”


      为什么2012年生产的那批定制酒会含有塑化剂成分?张周虎说:“不存在人为添加塑化剂的情况。已查明,2012年生产那批酒的周转容器含有塑料成分,生产那批酒的设备已于2013年彻底淘汰。”


      西凤酒具体召回方案为:经销商或消费者持有召回产品,以55°西凤酒1915年产品置换,或按照出厂价进行回购。


      召回时间为201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记者随后致电召回方联系人被告知,召回方案中的“出厂价”为每瓶308元;而置换的产品市价为1299元/瓶,据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为今年9月上市的新品。


      而对于这样的召回和理赔条件,多数受访的消费者表示无法接受,“和预期差距过大!”有消费者这样告诉记者。当时有投资分析作市称,该产品未来溢价空间或达300%。而据了解,目前该产品实际交易价格在五六百块。


      从2012年酒鬼酒塑化剂事件至今,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高度关注,通过企业排查、监督检查、指导整改多种措施,让白酒中塑化剂含量得到有效控制,给出了白酒中塑化剂的风险评估值,恢复了消费者信心,白酒中塑化剂风险的控制取得阶段性效果。当然在抽检中也存在少量产品塑化剂超过风险评估值的情况,综合分析发现超过风险评估值的多是贮存的老基酒或老产品,这是酒企和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之处。


      对于本次被曝塑化剂超标,对行业来说是一个警醒:“塑化剂问题再一次对于中国白酒的食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要求国家及行业强化包括年份概念在内的监管。”白酒作为食品类生活消费品,自然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盲目排斥来源:消费者导报、中国网财经、宝鸡食药监